智能制造学院始建于2004年,现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山东省本科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1个,省级“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民办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个,青岛市重点专业1个。近三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得奖励293项,参加竞赛学生1880余人次。先后两次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称号。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海外就业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智能制造学院于12月3日-5日邀请2016级3名赴日学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12月3日下午16.00整,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第17、18期121名入党积极分子齐聚扑克王棋牌雷锋馆,进行了“学习雷锋精神,争做合格党员”的党课专题学习。
2019年12月3日晚上,烟台大学李宝顺教授来智能制造学院为2017级、2018级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了一场关于20吨地下运矿卡车研究的报告。本次讲座由机电工程系主任王海艳主持。
为更好满足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段文洋教授等为首的专家和团队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为做好数值水池创新专项(一期)的应用推广工作,定于2019年12月3日在上海召开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及应用研讨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省级特色专业
校级重点专业。培养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批准于2010年,2011年开始招生, 2012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重点专业,2013年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获批山东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
本专业坚持“传授知识与探索创新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融合工程教育理念,逐步探索出全过程对社会需求及时响应的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器人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机器人设计、研究和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设计理论、设计表现、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级特色专业,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系统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汽车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与销售等相关行业与工程领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潜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